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2016大河对话】 鱼去鱼又回,莱茵河的治理和保护之道

2016-10-21作者:本站编辑

分享到:

莱茵河,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运输大动脉之一。随着繁荣的河运发展,大量船舶排出的废油,两岸居民、工厂倒入的污水、废渣以及农场的化肥、农药使水质遭到严重的污染,河边气味刺鼻,河内大量水生生物死亡。曾经的生命之河——莱茵河一度成了欧洲最大的下水道。而现在,有着极高水质要求的鲑鱼已重新游回莱茵河,繁衍生息。

今日莱茵河

莱茵河是如何从“下水道”再次变为“生命之河”的呢?2016大河对话,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科学助理艾德里安·施密德·布雷顿畅谈莱茵河的治理和保护之道。

2016大河对话现场

莱茵河是欧洲最大河流之一,发源于瑞士的阿尔卑斯山,流经法国东部,纵贯德国南北,最后抵达荷兰入海,一共流经9个国家,流域生活着大约5000万人口。

在20世纪工业化发展热潮中,莱茵河周边兴建起密集的工业区,尤以化工和冶金企业为主,河上航运也迅速增加。从1900年到1977年间,莱茵河里铬、铜、镍、锌等金属严重聚集,河水已经达到了有毒的程度。自20世纪50年代起,鱼类几乎在莱茵河上游和中游绝迹。作为下游国家,荷兰的饮用水和鲜花产业也因来自德国和法国的工业污染而损失严重。

污染的莱茵河

艾德里安·施密德·布雷顿说,环境灾难惊醒莱茵河沿岸国家。1950年,法国、德国、卢森堡、荷兰和瑞士在瑞士巴塞尔建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该委员会下设若干工作组,分别负责水质监测、恢复莱茵河流域生态系统、监控污染源等工作。但彼时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刚刚五年,边界开放程度、经济条件等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合作的最初并不愉快,收效甚微。

1986年11月,巴塞尔附近一家化工厂仓库着火,消防措施使约30吨化学原料注入了莱茵河,引发了一场让许多人至今记忆犹新的环境灾难,造成大量鱼类和有机生物死亡。

这起事故震惊公众,人们走上街头抗议,但也因此成为一个有力的历史契机,促成了1987年5月《莱茵河行动纲领》出台,各方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污染。1993年和1995年,莱茵河发生洪灾,ICPR又将防治洪水纳入其行动议程。2001年,《莱茵河可持续发展2020规划》获得通过。

艾德里安·施密德·布雷顿介绍,去中心化国际组织、听取多方的意见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9个国家通过ICPR协调莱茵河的治理和保护工作。各国国专家相约而坐,面对面相互分享过去河流的治理经验,共同决定将河流治理和经济发展相结合,采用新科技的发展去治理河流工业污染。

艾德里安·施密德·布雷顿着重强调真正的跨国合作,必须有加强合作的政治意向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领域、部门合作,建立共同的标准,才能找到正确积极解决城市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目前,莱茵河治理已经获得了很大成功,早已洗刷了“欧洲的下水道”恶名。排放入河水中的有毒物质大幅减少直至完全消失,很多对环境敏感的物种开始回归。莱茵河中生活着63种鱼,因对水质要求非常高而被当作指标物种的鲑鱼在一度绝迹后,也开始重回莱茵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