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大河讲堂vol.17 | 穿越古今,盘龙城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

2019-12-23作者:本站编辑

分享到:

3500年前武汉人是如何生活的?

他们的衣食住行又是什么样的?

听说,盘龙城人如果要出城只能靠走路?

在商代,盘龙城人可能生活在现时水面以下?

 

 

12月20日下午,第十七期大河讲堂在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多功能厅如期开讲,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张昌平教授从考古学视角出发,为在座的近百名听众揭秘“武汉城市之根”。在讲堂上,张昌平教授以“告诉你一个3500年前的武汉——盘龙城考古”为主题,详细介绍了盘龙城遗址概况和聚落环境的研究,展示了不同时期地貌和聚落的复原,深入探讨了盘龙城遗址考古工作的意义等。本次讲堂由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张肖雯主持。

 

 

盘龙城遗址自1954年被发现以来,经历了60余年考古发掘,不断有新发现、新成果问世,曾入选“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正是当时的考古工作,让盘龙城的宫殿基址、贵族墓葬、手工作坊等陆续现世,让人们认识到中原地区在夏商时期存在相当高度的青铜文明。谈及盘龙城,张昌平教授感慨道:“我们所说的‘盘龙城’,既是古代又是现代,对于武汉城市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讲堂中,张昌平教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从“盘龙城遗址的来历及发掘的幕后故事”、“盘龙城3500年来的兴衰历程和衣食住行”、“盘龙城被称为‘武汉城市之根’的原因”、“揭秘盘龙城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过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用独特的视角为听众揭秘关于盘龙城的重要研究。

 

 

张昌平教授介绍,盘龙城遗址近年来启动了水下考古,根据对湖底勘探和淤泥地带试掘,发现商时期盘龙城水位高程在17.5米以下,常年低于现时水位5-7米。也就是说,商代盘龙城人可能生活在我们的水面以下,现在的盘龙湖在商代也可能就是那时人们生活生产的地方。

 

 

在现场互动环节,不少从事博物馆行业的听众积极举手提问参与互动问答,讲堂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张昌平教授就“商时期盘龙城废弃消失的原因”、“盘龙城遗址镇馆之宝如何复原”、“盘龙城名字的由来”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