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脊索动物门爬行纲蜥臀目兽脚亚目窃蛋龙科
拉丁名:Oviraptor
尺寸:86×80×19cm
产地:江西赣州
年代:白垩纪
窃蛋龙是一种小型兽脚亚目恐龙,生活于白垩纪晚期,身长1.8米到2.5米,大小如鸵鸟,长有尖爪、长尾。由此推测其运动能力很强,行动敏捷,可以像袋鼠一样用坚韧的尾巴保持身体平衡,并可飞速奔跑。研究发现,窃蛋龙长而有力的后腿非常适合在水中跋涉,灵巧的前肢则可以轻而易举地抓起水中的生物,而发达的颈部肌肉也可以使它们很容易地摘取高处的树叶和浆果。由此,人们得出结论:窃蛋龙是典型的杂食性恐龙。无论是植物,还是小型昆虫,或是一些水生生物,都能成为它们的美食。 窃蛋龙是最像鸟类的恐龙之一。尤其是它们的胸腔拥有数个典型的鸟类特征,包含每个肋骨上都有一个突起物,可使胸腔更坚牢。窃蛋龙类是兽脚类恐龙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类群,它们为兽脚类恐龙的演化,和鸟类的恐龙起源假说提供了很多可靠的化石证据。 1923年由队长安德鲁斯率领的美国中亚考察队,在蒙古高原额仁大巴苏发现,发现时,它在一堆原角龙的化石附近,而且正在一堆化石蛋上,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认为这条龙正在偷取原角龙的蛋,美国中亚考察队领导者奥斯朋博士给它取名为窃蛋龙,并一直沿用。 1993年,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专家马克教授来蒙古高原考察,并且发现了完整的恐龙胚胎化石。研究的结果是,这个胚胎是窃蛋龙的。他还发现这枚有胚胎的恐龙蛋化石与60年前发现的被窃蛋龙压在身下的恐龙蛋化石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那些卵不是原角龙的,而是窃蛋龙自己的,如此一来,它偷吃原角龙蛋的假设也就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