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2018大河对话国际论坛在长江文明馆成功举办,论坛闭幕式在10月30日下午举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欧敏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自然科学官员贝斐然,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涛,武汉市文化局局长叶文静,长江文明馆党委书记吴涛,以及全体参会嘉宾出席了论坛闭幕式。
闭幕式由武汉市文化局局长叶文静主持,全球水博物馆网络协调员埃利贝托·尤利西斯与长江文明馆党委书记吴涛签署了长江文明馆加入全球水博物馆网络意向书。
闭幕式上,参会的十三大流域及水域代表将水、艺术品等具备代表性的礼物赠送给长江文明馆,它们分别是:多尔多涅河,穆拉河、德拉瓦河、多瑙河、默兹河、莱茵河、塞纳河、布拉马普特拉河、萨巴尔马提河、尼日尔河、巴拉那河、埃布罗河、科罗拉多河、托维尔湖、拉乔雷拉瀑布。
美国拉雷多市拉雷多水博物馆馆长玛丽亚·罗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保护研究生院助理教授安东尼·阿契瓦瓦提作为嘉宾代表在闭幕上公布了2018大河对话论坛成果。
欧敏行主任在总结致辞中强调:河流是不可或缺的,97%的水是咸水,只有3%的水是淡水,仅1%的水是流动的水,这就是河流。河流当中的水只占总体水量很小的一部分,但它支撑了世界上所有物种的生命,因此论坛的成果,也就是围绕河流保护、文化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实践应该永远“流动”,河流就是我们的生命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马多克(Firmin Edouard Matoko)曾在开幕式致辞中引用圣雄甘地的话“希望我们的世界不是被一座座墙隔离着,而是开放的。希望我们的世界能够开放地接受不同的文化,使我们的文化成为一种活态的、会呼吸的,像河流一样流动。”
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涛在闭幕式上再一次引用了这段话。2018大河对话论坛举办目的恰好是这段话的写照——以行动汇聚大河文明,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未来。
2018大河对话论坛成果:
一是:举行了“水汇聚仪式”——象征着论坛以对话为形式,将开放包容的中国精神融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二是:出版了论坛发言摘要,后期将收集完整文字集结出版;
三是:长江文明馆加入全球水博物馆网络;
四是:大河文明研究中心将为各大河流域进一步的交流合作提供支持;
五是:2020大河对话将继续由长江文明馆承办
(注:成果的细节将在微信后续推出)
P.S:
科罗拉多河代表莫娜·波拉卡女士特意为其礼物写的一段话,表达了美国原住民对于水的态度:
在原住民的文化中,认为人类的身体是葫芦。葫芦象征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神圣的容器。我们应该慎重地对待水。我们对水的态度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态度。
我们有责任传播正确的水资源观念,给予水最大的尊重,因为它代表着生命。没有生命能够离开水而存在。水对所有生命都至关重要,包括动物、鸟类和昆虫。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地球上的有限的水资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地球母亲。
迁徙符号代表着:人类的生命就是一场旅程,如果坚持正确的方向,就会更加接近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