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拼搏赶超国资人 展陈教育写新篇

2017-10-17作者:本站编辑

分享到:

为弘扬先进,激发活力,武汉国资委党委组织“拼搏赶超国资人”评选展播活动,从全市国资战线甄选国资楷模,展现全体武汉国资人的奋斗精神、铿锵步伐和战斗情怀,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 

经层层公开评选、推荐,最后经各单位党委会认真讨论,59名国资楷模候选人脱颖而出,代表59家出资企业、市属企业和中央在汉企业的拼搏精神和奋进形象。

 我馆展陈教育部张肖雯同志光荣地成为了“候选人”。

【张肖雯】女,汉族,湖北武汉人,预备党员,现任武汉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园发公司)二级单位—长江文明馆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展陈教育部部长。

武汉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多元化业务单位,它依托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而产生,敢于开拓进取,为每一位员工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平台。

2015年9月,第十届园博会盛大开幕。作为主题展馆之一的长江文明馆也同步顺利开馆,张肖雯由筹建专班转岗长江文明馆,全面负责展陈教育部的各项工作。长江文明馆位于园博园的核心位置,是集中收藏、展示、研究长江自然生态和人类文明的公益文化事业机构,也是我国博物馆行业首座集中展示大河流域文明的博物馆。三年多来,面对馆舍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现实,她和长江文明馆的同仁们尽心尽力、加班加点,围绕打造精品展览、征集文物展品、组织展览宣教、提升社会影响等方面切实完成了各项工作,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并提升了长江文明馆的国际影响力。

 

打造精品展览力夺“十大陈列”

开馆前,长江文明馆邀请自然厅和人文厅专家小组,召开了近百场专家评审会、对接会,就两个厅的展陈设计效果、上墙文字、多媒体脚本及视频效果、动植物标本、展陈艺术品等重要内容进行技术把关。2015年1月,分别举行了“长江干流博物馆馆长座谈会”和“长江文明馆主题展览专家审查会”,来自长江干流11个省、市的博物馆负责人以及北京等地的文博专家齐聚武汉,审查了“长江之歌文明之旅”展览的设计方案,保证了展览的代表性、权威性和科学性。

与此同时,张肖雯重点对接北京清尚、安达&集美两家设计公司,适时跟进自然厅、人文厅的布展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了开馆试运行。并启动了自然厅、人文厅的整改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的展览档次和陈列水平,规范参观流线,更好地服务大众、文化惠民。

经过对展览的不断完善、打磨,常设展览“长江之歌文明之旅”荣获了第十四届(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该奖项被誉为文博界的“奥斯卡奖”,弥补了湖北省18年来没有获得此奖项的尴尬。

 

征集文物展品奠定开馆基础

自2014年12月起,长江文明馆通过文物借展、文物调拨、文物购买、标本购买、社会捐赠等6种主要途径,全力做好展品征集工作。张肖雯先后拜访了湖北省内的各市级博物馆和江西、湖南、上海、浙江、四川、云南、青海等长江干流各省级博物馆,有针对性地开展文物展品征集工作并达成了合作意向。成功从12家博物馆借展文物140件(套),包括37件一级文物;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宜昌博物馆、丹江口市博物馆、郧阳博物馆向长江文明馆调拨了75件(套)文物标本;启动文物购买工作,先后邀请了陕西考古研究院吴镇峰、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丁孟等专家和文物鉴定机构对单位和个人拟出售的文物进行了鉴定。

根据专家鉴定意见和多轮议价,最后从省市和省外文物交流信息中心和拍卖公司等单位购买了1046件文物;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黄石市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单位复(仿)制55件文物,用于人文厅基本陈列;通过公开招标并组织专家把关,选定了长江流域最典型的动物标本264件,植物腊叶标本150份,种子标本125瓶;启动矿石(化石)标本的征集,组织国内顶级专家审查、把关及现场鉴定,最终购买了31件地质标本、37件长江流域最典型的矿石标本和13件化石标本;先后接受著名山水画家施江城等知名人士和公司捐赠的珍贵展品多件,其中包括国画作品《大江东去浪淘尽》、油画作品《长江的水》、《黄鹤楼?汉口茶砖》屏风砖以及200册《武汉名胜百景图》等展品。经过多方努力,解决了长江文明馆没有一件展品的困境,为顺利开馆和正常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组织展览宣教促进文化交流

一是策划举办了《穆穆曾候——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郭家庙墓地揭开的曾楚之谜》、《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珍宝展》、《“长江颂”国际书法大展》、《探寻·物质世界的真相——2017环球自然日湖北赛区优秀作品巡展》等一系列临展、巡展,积极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职能,将更多好的文化产品带给观众。

二是开展了2017年环球自然日湖北赛区,湖北省2016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百万市民科普游等45场社教活动,受益人群达上万人。尤其是2016年9月举办的“大河对话”,得到了世界大河流域17个国家和地区约30个城市,23个国际、国内组织,14所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100多名中外嘉宾的积极参与,并取得了推动武汉市与秘鲁和乌干达的两座城市缔结友好城市等多项成果,为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传承,实现大河流域城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作出了贡献。

 

提升社会影响扩大合作领域

2016年11月14日,受市领导的邀请,经张肖雯的对接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先生一行专程来到长江文明馆考察,参观“长江之歌文明之旅”常设展览,并与武汉市副市长刘英姿等市领导就“大河对话”后续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同意共同将“大河对话”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文明论坛,合作组建大河文明研究院。

在张肖雯的精心安排和全程参与下,长江文明馆圆满完成了国家水情教育基地评审复核以及专题调研工作。2016年国家水情教育基地评审共有全国32家单位参与角逐,经国家水情教育基地专家评审组初审,长江文明馆名列候选名单第一名。后期复核中,水利部水情教育中心领导对长江文明馆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起点高、视野宽、手段新、机制好,是名副其实的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随着长江文明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志愿者队伍也日益壮大。现有志愿者60人,涵盖经济学博士、会计、教师、工程师、高级猎头顾问、公安民警、客服、销售、医疗护理等各行业,人员整体素质高,且具有强烈的志愿者奉献精神。

张肖雯看着长江文明馆从无到有,与同事们在工作中一起成长,虽然中间历经了各种挫折、艰辛,但最终实现了目标,向人民群众递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如果您被张肖雯同志“拼搏赶超”精神所感染,那么请您为她点个赞,进入“武汉国资”微信公众号参与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