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站在大河文明对话的“舞台”上——访长江文明馆馆长吴宏堂

2017-04-25作者:本站编辑

分享到:

人物介绍

吴宏堂,1950年生,湖北咸宁人,现任长江文明馆馆长。曾任湖北省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湖北省文物局副局长、副巡视员等职,主持过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明显陵、九连墩等一大批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及三峡、南水北调工程湖北库区文物大抢救等工作。

——————————————————————————————————————————————————————

多次拜访 结缘美国慈善家

 

记者:美国慈善家贝林总共要向长江文明馆捐赠1400多件动物标本。目前北极熊标本已经到了,其他标本什么时候到汉?

吴宏堂:希望8月底以前能全部进馆,因为动物标本的进出关有严格的报批手续,具体抵运时间要看报关情况。这些动物标本会全在“贝林大河生命馆”中展示,也就是现在的长江文明馆的北厅,到时候市民能看到全球多条大河的生物多样性,贝林先生做了一件大好事。

记者:大河生命馆以贝林的名字命名,这位著名的慈善家是怎么与长江文明馆结缘的?

吴宏堂:长江文明馆是贝林先生在国内捐赠动物标本的第13个博物馆,之前他给北京、天津、浙江等地的博物馆都捐过,以自然博物馆居多。2014年下半年我到山东博物馆参观,在那里看到贝林先生捐赠的非洲野生动物标本做的迁徙展后,就和其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取得了联系,希望他给长江文明馆捐赠标本。当时他在湖北已有捐赠对象,不可能捐给我们了。我没有放弃,了解到捐赠对象当时不方便接受捐赠后,我邀请基金会的陈天总监来武汉考察,最终促成了去年3月贝林先生的长江文明馆之行。 

记者:贝林先生以前来过武汉吗?

吴宏堂:去年是89岁的他第一次来湖北。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投资者和慈善家,捐赠了近百万辆轮椅给世界各地的残疾人,其中给中国捐赠了35万辆。为了让人们了解和爱护自然,他又给很多地方捐赠动物标本。以前,他对长江没有任何概念,了解后就决定捐500件动物标本给我们。

 

长江文明 对话世界大河文化

 

 

记者:最终捐赠数达到了1400多件,是为了放这些动物标本才专设一个馆吗?

吴宏堂:这批动物标本来自北非、极地、南美洲等,有大象、长颈鹿、犀牛、河马、北极熊等,非常珍贵,估值在5亿元以上。怎么展示好,我们反复思考,最后决定按世界河流内蕴的文明发展线路溯源而上,从南美的亚马逊流域到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到欧亚大陆的叶尼塞河,再到非洲的尼罗河和马拉河,把这些动物标本穿插其中,既可以展示不同大河的生物多样性,也能体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武汉市市长万勇觉得这个思路很好,建议将长江文明馆北厅用来展示贝林先生的捐赠标本,并冠名“贝林大河生命馆”,正好弥补了武汉没有自然博物馆的遗憾。去年9月,贝林先生来武汉参加“大河对话”活动,被我们这样的安排打动,决定把捐赠标本的数目增加到1400多件。

记者:长江文明馆是展示长江历史文化的,会不会和这个大河生命馆不搭?

吴宏堂:不会。河流诞生文明,每条大河都有自己的生态和文明。长江也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如濒临灭绝的中华鲟,不可能出现在南非的大河里。长江文明馆能完整展示长江流域的自然生态,大河生命馆则单独成馆,主要展示世界六条大河的生物多样性,长江能在这里对话世界大河。

 

记者:1400多件动物标本,够不够打造大河生命馆?

吴宏堂:北厅展览面积有1.5万平方米,大概需要3000件展品,以贝林先生的捐赠为主要组成部分,我们还要再买一部分藏品,如一些流域特有的蝴蝶、昆虫等标本,实在买不到就做模型。现在3.9亿的布展经费已落实,预计2018年5月左右对外开放。

 

 

直面问题 提醒保护母亲河

 

记者:你做了一辈子文物保护发掘工作,湖北处于长江中游,长江文明馆落户武汉应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吴宏堂:这些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完全证明了长江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上游是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巴蜀文化,中游是以石家河、屈家岭、编钟等为代表的荆楚文化,下游则是以河姆渡遗址为代表的吴越文化等。长江文明馆则集中展示收藏了长江干流11个省市的一些文物标本精品。

 

记者:人类在发展,河流的生态环境保护也是绕不开的话题。

吴宏堂:我们以展示主流为主,也不回避一些影响到大河生态环境的问题。在长江文明馆内,我们有展示长江一些珍稀生物的生存现状,在大河生命馆内也专门设置了“大河沉思”环节,通过一些生物的灭绝来提醒人们保护河流。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也是目前河流保护的共识。

 

对话世界 力促大河文明展品交流

 

 

记者:长江文明馆除了常规展示,似乎更多地承担了一个世界对话平台的作用。

吴宏堂:我们是武汉市政府、长江水利委员会、武汉大学联合兴建的公益博物馆,除了收藏、展示长江自然生态和人类文明,还有研究功能。大河文明因大河而生,在城市进化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无论城市兴衰,文明的发展生生不息,关注大河流域人居环境所面临的风险与机遇,是全球共识。去年我们举办了首届“大河对话”论坛,通过对话认识世界大河的生态保护现状,认识到经济发展只是一方面,但不是主要,应关注环境对河流的影响。大河对话两年一届,明年将会举办第二届。

 

记者:去年的“大河对话”达成了《武汉宣言》,还签署《大河流域博物馆合作备忘录》,要建立国际性文化遗产合作和创新平台,目前开展的合作有哪些?

吴宏堂:签署的备忘录,可以让武汉市民在家门口欣赏到其他流域博物馆的珍贵文物,也将促进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建设。当时,巴西博物馆协会负责人就有送展览过来的提议,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跟我们联系,我们考虑明年尽快达成互展

 

记者:搭建东西方文化交流平台,长江文明馆任重道远。

吴宏堂:确实有很多工作要做。3年前建馆时,长江文明馆没有一件藏品,如今馆藏8868件(套),免费接待超过110万人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长江文明馆平台作用,让人们更加敬畏长江、保护长江,这种对文明的认识与反思确实需要长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