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江中精灵”武汉自然博物馆科普绘画作品展在武汉万象城开幕。本次展览由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与武汉万象城联手打造,以创新的“移动博物馆”形式,精心挑选并展示了科普绘画活动中的优秀作品。
◀
水豚
▶
“南美洲网红水豚情绪稳定,但不一直稳定。”
◀
河狸
▶
“大家猜猜它伐的木都去哪里了?”
◀
澳洲肺鱼
▶
“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澳洲肺鱼离开水还能活。”

在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张国月博士的引领下,40组亲子家庭深入探索湿地动物的生存智慧,亲身感受大自然的无尽奥秘。
张博士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湿地生态系统中代表性生物的独特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和谐共生,通过展示武汉自然博物馆珍藏的白鲟模型,使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种已灭绝的生物曾面临的生存挑战。
武汉自然博物馆科普绘画展活动的初衷,正是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以此提升公众的自然科普知识。
为了让小朋友们能够更深入地体验这次展览,武汉自然博物馆还特意准备了限量版淇淇玩偶和珍贵的矿标化石作为礼物赠送。
“江中精灵”武汉自然博物馆科普绘画作品展盛情邀请广大市民朋友们于2024年8月10日至8月15日莅临武汉万象城,共同感受这场科普艺术特别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自然博物馆科普绘画展已成功举办五届,而今年“我心中的长江”第六届科普绘画展作品征集活动顺利收官,反响热烈,已累计接收到超过1000幅精彩纷呈的投稿。与往年相比,此次参与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吸引了全国各省市的中小学校和美术机构,还得到了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知名艺术院校的支持,甚至有非遗传承人也积极参与其中。最远的作品来自风景秀丽的云南,而参与者中年龄最长者已达73岁高龄。投稿作品丰富多彩,展现了大众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充分展现了艺术与科普相结合的无限魅力。下步即将开展专家评审工作等工作,敬请关注武汉自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稿件来源:博物馆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