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绘画展在武汉解放公园湿地科普馆拉开帷幕。
“江中精灵”第五届武汉自然博物馆科普绘画展巡展,由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倾力主办,并得到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的热心协办。此次展览中,20幅精选的巡展作品熠熠生辉,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在武汉自然博物馆张国月博士的引领下,10组亲子家庭深入了解了湿地动物的生存之道,感受了大自然的奥秘。
开幕讲座上,张博士生动地讲述了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代表性生物及其与环境的紧密联系。她描绘了北美洲河狸的精湛伐木技艺和筑巢智慧,还介绍了南美洲网红水豚“卡皮巴拉”的稳定情绪和生存策略。
此外,通过武汉自然博物馆珍藏的白鲟模型,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了这种已功能性灭绝的生物过去所面临的生存威胁。值得一提的是,武汉自然博物馆科普绘画展已连续举办五届,今年6月更是启动了“我心中的长江”第六届科普绘画展作品征集活动。这一展览的初衷,正是希望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以此提升公众的自然科普知识。
为了让小朋友们有更深入的体验,武汉自然博物馆和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还特别准备了限量版《河畔珍灵》系列丛书和鲟鱼辨识手册作为礼物赠送。
“江中精灵”第五届武汉自然博物馆科普绘画展从社会广泛征集了近1500幅科普绘画作品,经过精心评选,最终选出60幅佳作进行展览,其中20幅作品更是被选为巡展的精品。此次巡展将在解放公园湿地科普馆持续一周,每天的参观时间建议为9:00至19:00。
展览将于7月7日结束,诚挚邀请市民朋友们莅临参观,共同感受这场科普与艺术的盛宴。
长江,穿行于北纬30度南北,这是人类文明(埃及、巴比伦、波斯、印度、中国)发生线,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意义非凡。千百年来,长江贯通上下游、连接左右岸,辐辏干支流,生生不息地滋养着中华儿女,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年,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与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第六届武汉自然博物馆科普绘画展,以“我心中的长江”为创作元素,以笔写意,以画抒情,希望通过艺术作品的呈现,展示长江流域生物的多样性。快来报名参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