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第58期大河讲堂《生活小先生,实践大科学:少儿科学思维培育的家校角色与路径》——潘磊

2024-05-18作者:本站编辑

分享到: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今年的主题为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旨在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作用

通过生动的方式传授历史和文化

丰富广大市民朋友的文化生活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

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

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一起来看看吧!👀

 

1#

  限时一周!

非遗石展惊艳亮相

 

5月18日,由武汉园博园、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主办的2024首届武汉园博园观赏石、矿物晶体交易博览会暨“园博杯”观赏石大赛在武汉园博园南广场开展,这也是中国赏石界重点关注的展会之一。

 

此次赏石展汇集全国各地的奇石珍品,分为“精品厅”和“交易区”两部分,展览面积约3500平方米。精品厅内展出的各类观赏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展览时间:2024年5月18日-23日

📍展览地点:武汉园博园南外广场

💠展览内容:各类观赏石、宝玉石、矿物晶体、紫砂等

 

🎙石展参观区域无需购买武汉园博园门票

 

 

 

2#

“新时代小先生行动”

启动三周年

暨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

 

5月18日,“新时代小先生行动”启动三周年暨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在长江文明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活动的主题为“新时代小先生”培育途径新探索,由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与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长江文明馆博物馆事业部分管领导彭翾,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潘磊,湖北民进省委委员徐斌,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文鼎、高莉,以及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武汉市第三十二中学、武汉市洪山实验小学、武汉市硚口行知小学等师生代表出席活动。

 

长江文明馆博物馆事业部分管领导彭翾致辞指出,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是国内首座以“长江对话世界大河”为设计理念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始终坚持“文化惠民、实践育人”方针,致力于积极发挥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以及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职能,并在教育的探索之路上,始终以创新为本,从青少年教育的启蒙到公众教育多元互动体验的升级,再到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联合的新时代小先生的教育新探索,每一步都彰显了我们在教育与研究领域的先锋作用,致力于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知识与乐趣的桥梁,不断拓宽了博物馆教育的边界,充分发挥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的重要作用,真正办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实践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高莉介绍了“新时代小先生行动”近年来蓬勃开展的情况并指出,生活处处是学问,社会是最好的“大课堂”和“实验室”。我们应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引导学生走出传统的课堂,感受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走出封闭的学校,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探究活动,走进博物馆、亲近大自然,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心。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重点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遗传学会理事,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入库专家,“食用豆类植物自然科技资源中心”武汉市科普基地负责人潘磊博士在第五十八期大河讲堂上作了《生活小先生,实践大科学:少儿科学思维培育的家校角色与路径》报告。他从多维度介绍了如何用逻辑思维、实证思维和批判思维构建起科学思维的框架以及“新时代小先生行动”在有效推进家校社协同中的重要作用。

 

ㅿ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
《争做礼仪小先生》

 

ㅿ武汉市硚口行知小学刘燕校长

分享《小先生有大未来》

 
 

ㅿ武汉市洪山实验小学

《“无界”阅读,阅读无界》

 
 

ㅿ武汉市第三十二中学

《以水为师 修德养能 刚柔相济 知行合一》

 

知者为师、能者为师,以知识和能力掌握的先后为标准,把他学到的教给别人,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小先生”。此外,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为我们带来了情景剧表演《争做礼仪小先生》、武汉市硚口行知小学刘燕校长分享了《小先生有大未来》、武汉市洪山实验小学杨薇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带来了《“无界”阅读,阅读无界》、武汉市第三十二中学蔡昊主任和她的学生们带来了《以水为师 修德养能 刚柔相济 知行合一》,对“小先生”理念进行了生动诠释。

活动后,由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的“小先生”志愿者们为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进行展厅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