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保护中华鲟 共护长江美”中华鲟保护日特别活动暨第五十六期大河讲堂——庄平、杨菁

2024-03-28作者:本站编辑

分享到:

古老的中华鲟,自遥远的白垩纪游来,

它们亲历了长江的形成和变迁,

也见证了恐龙的繁盛与灭亡。

在我们的时代,中华鲟的命运何去何从?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长江鱼类的旗舰型物种。为做好中华鲟公益保护宣传的工作,2024年3月28日,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与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国三峡集团共同开展“保护中华鲟 共护长江美”中华鲟保护日特别活动暨第五十六期大河讲堂活动,带领线下线上的公众了解中华鲟的生活现状、保护前景以及中华鲟放流研究的前沿进展。

“中华鲟有多大?”“你知道中华鲟的特点是什么吗?” “它的别称是什么?”庄平研究员的提问,勾起了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随着他图文并茂的讲解,学生们了解了中华鲟“特别大、特别能游、特别古老、特别珍稀和特别保护”的五个特殊性,以及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意义,感知了“长江大保护”理念。

通过中华鲟云放流和杨菁副主任与现场主持多种形式的互动宣传,让同学们了解了中华鲟的形态结构、洄游等生活习性。还获得了它们的古老历史和濒危现状、环保机构采取的保护措施、放流前的标记方法和放流后的跟踪监测、以及中华鲟带给人们的精神启迪等等一系列知识。

精彩的讲座和云放流活动,让同学们迅速掌握了中华鲟的生活习性、洄游路线、濒危情况以及保护工作等,争先恐后地参与互动提问,独特的见解让专家老师们赞不绝口。

 

本次活动以线下线上相结合形式开展,约200名薛峰小学师生、长江文明馆志愿者代表参与线下活动,全网约26万名线上观众参与此次活动。在保护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携手共建。从一个小小的“云课堂”开始,为公众根植”长江大保护“理念,为建设水中有鱼,岸上有绿,人水相亲的美丽长江而努力。爱护生态环境,你我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