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网约56万人听他解锁非洲的这些秘密
当你坐着陆地巡洋舰改装的吉普车,驰骋在广袤的塞伦盖蒂大草原,从日出到日落,旷野的风吹过来,这与你在动物园看到的动物有什么不同?在他的镜头下,狮子、猎豹、犀牛、角马……这些凶猛的野生动物,可爱又充满灵气。他就是非洲的青山(本名陈见星),拿着相机和野生动物打了十多年交道,被誉为驻扎在非洲最久的中国摄影师。
1月6日,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第五十五期大河讲堂在长江文明馆学术报告厅开讲。我馆邀请到了青山老师,以“我们在非洲——怎样观察研究野生动物”为主题,用图片、视频、互动提问的形式,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娓娓道来,带领线上线下观众了解“非洲的伊甸园”——坦桑尼亚及在大草原上生存的野生动物们。
“从野生动物身上能发现什么?”“狮子为什么选择群居?”“雄狮为什么长有鬃毛?”在讲堂中,青山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美丽的猎豹希拉建立信任的故事,鼓励观众们走进自然,产生联结。
青山老师说:“在非洲拍摄这么多年,有没有遇到过危险,遇到的危险只有两种,一种是暴雨等恶劣的天气,另一种则来自盗猎者,也就是人类自己。”他呼吁大家积极认识、了解、保护野生动物。
现场互动环节,在场听众积极举手提问,青山老师对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本次大河讲堂采用“线下讲座+线上直播”形式开展,长江文明馆志愿者代表、科普爱好者参与了本次线下讲座,全网共计约56万名线上观众听取此次讲座。
*稿件来源:博物馆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