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U N H U A N G
汉语“飞天”一词,最早见于东魏的《洛阳伽蓝记》:“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
飞天专指佛国世界中,供养天人、礼佛、舞乐的天人。飞天形象源自印度神话,有关他们的说法有很多,被普遍认同的是《慧琳音义》的说法。飞天是“音乐天也”,无论男女皆“有微妙音响,能作歌舞”,于是成为侍奉、供养佛的小神灵,司音乐、散花、礼拜之职。
每当佛陀讲经说法,以及最后涅槃之时,飞天们都会凌空飞舞,奏乐散花。佛教传入中国后,飞天能歌善舞的特点更加突出了,伎乐飞天成为敦煌石窟的主题。其乐器、舞姿、服饰,也逐渐演变成中国传统的元素。
敦煌飞天极具中国文化特色,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他们凭借飘曳的衣裙和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
按佛经所示,飞天的职能有三:一是礼拜供奉;二为散花施香;三为歌舞伎乐。这三项职能本来毫无情节可言,但为了显示对佛的崇敬与供养,古代匠师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入许多现实世界中的因素,将这个毫无情节可言的题材表现得琳漓尽致,并逐渐形成完善的程序。
01
无 量 寿 经 变
莫 高 窟 第 1 1 2 窟 中 唐
此窟观无量寿经变中的反弹琵琶伎乐天是莫高窟同类题材中的佼佼者,她反背琵琶,踏足而舞,舞带展卷,节拍鲜明,神情沉着自然。最突出者,双脚拇指翘起似在晃动,以应节拍。
此窟 的壁画,是盛、中唐之际的代表作,通过成熟的技巧和高度的艺术修养,展现了唐代优秀壁画鲜明的民族风格。
02
听 法 菩 萨
莫 高 窟 第 2 7 2 窟 北 凉
莫高窟第272窟建于北凉,位于九层楼以北。主室长方形,覆斗顶,西壁中央开龛,龛内塑倚坐佛像一身。主室南北壁画千佛和说法图,西壁龛内外画供养菩萨,姿态各异,扭腰屈腿颇具印度风格。东壁门两侧画千佛。此窟顶藻井浮塑莲花火焰飞天图案,四坡绘有。 千佛和飞天等。千佛以白、青、绿等冷色调绘制,五组交替出现,形成极具装饰性的道道色光,表现了佛教的“佛佛相次,光光相接”的意境。飞天双腿伸展、衣裙飞扬,极具动感。在四壁和窟顶连接处,绘穹窿宫楼,内有天宫伎乐在演奏横笛、琵琶、腰鼓和海螺等乐器
03
莲 花 飞 天 藻 井 图 案
莫 高 窟 第 3 2 9 窟 初 唐
此窟覆斗形顶,莲花飞天井心。中心画莲花,花心呈五色转轮。四身持花飞天,在蓝天中,乘流动彩云,环绕莲花飞旋。边饰卷草、方格、联珠纹样及垂角幔帷,以深、浅红色为主,配以白、赭石、黄丹、色彩热烈,变化丰富。是初唐藻井的代表作之一。
04
四 飞 天
莫 高 窟 第 4 2 8 窟 北 周
莫高窟第428窟伎乐飞天,飞天代表作之一,位于南壁说法图上方。北周绘制。飞天面圆体肥, 四肢短壮,变色后的形象,显得粗犷狂怪,面部墨线 脱落,突出了鼻梁、白眉棱、白眼眶、白下巴,即所谓小字脸型。属于新传西域模式。
四飞天同一方向, 演奏琵琶、箜篌、横笛、腰鼓,娱乐于佛,通体色彩简 单朴质,线描流畅,用笔豪放,表情自然,明显地保留 着西域早期飞天的特色。
05
四 飞 天
盛 唐 莫 高 窟 3 2 0 窟 南 壁
四身飞天相对盘旋于阿弥陀佛宝盖上方,前后顾盼,扬手散花嬉戏,充满生气和欢乐的情趣。姿势富有力度,飞动感强。“黑飞天”系颜色变化而造成的。此图为敦煌最引人注目的飞天代表作,在现代装饰、工艺品上被广泛引用。
06
金 发 飞 天
元 莫 高 窟 3 窟 北 壁
飞天为金发,头梳双髻,长眉高鼻,一手捧莲花,一手持长莲枝,从天而降,来供奉千手千眼观音。周围黄色云朵飘浮,与巾带的紫色形成对比。飞天造型有西域人特征 。
飞天是天宫的精灵,在造型上集中了人间最善良、最美丽的形象,使人觉得亲切并产生护佑感。飞天的美学基调是健康的,表达的是飞舞、开朗、乐观的情趣,这也正是飞天艺术的生命力所在。“美上天”的敦煌飞天,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