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防控
我们能做什么
大 河 讲 堂 vol.29
8月24日下午,被誉为“疾控女侠”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院长吴凡教授做客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第29期大河讲堂,为近12万名线上观众开展了一场深入浅出的新冠疫情防控科普讲座。
01
再认识病毒
讲堂伊始,吴教授介绍,病毒是自然界中最小、结构最简单的非细胞型寄生生物,含一种类型的核酸或遗传物质,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室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在干燥、湿润、海水环境、一般的物品表面都可存活三天,它还能耐PH2.2的酸性环境;在4°C条件下,新冠病毒在海水环境、物品表面可存活7天。”
最近,大家不时听说病毒变“聪明”——变异的消息。吴教授解释,在自然界,由于病毒基因组复制的保真性低,病毒基因会发生变异,进而获得逃避宿主免疫攻击的强大能力,变异一般通过抗原漂移或抗原替换发生。
02
防控疫情,做到“内外”兼修
防控疫情,如何做到“内外”兼修?吴教授指出,在如今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情况下,市民要继续保持健康的个人行为,为自己穿上一件“无形的保护服”,坚持“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防控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此外还需尽快完成规范的疫苗接种程序,加强自身免疫力形成更有效的免疫保护。
03
打好疫苗是否就可“放飞”了?
吴教授提醒,对于新冠疫苗要有正确的认知,“接种疫苗有两个最大作用,一是预防感染,二是减轻症状。
“疫苗保护并非100%,既有可能是疫苗本身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接种者的个人差异,个体对免疫的反应不同,免疫效果就有差异。”因此,她提醒,“打好疫苗后要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等疫情期间养成的良好健康习惯。”
04
在线答疑环节
“3岁左右的小朋友口罩戴不了多久就会觉得不舒服,而德尔塔病毒传播力非常强,日常怎么提高小朋友的抵抗力呢?”
“上半年打的疫苗,防护期限有多长时间呢?如果疫情持续发展、又有新的疫苗出现,还能打吗?后续是否要注射加强呢?”
对于网友较为关心的问题,吴教授也做出了细致解答。她指出,小朋友可通过保持充足的睡眠、平衡的膳食和适当的运动来提高抵抗力,日常保持勤洗手和戴口罩的良好生活习惯。
截至目前,国内上市使用的疫苗对变异病毒都是有效的。但是病毒今后还会继续发生变异,今后是否依然有效,还要对个、病毒变异 进行持续观察,科学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