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研究报告 | 武汉打造长江文明枢纽城市初步研究

2020-11-06作者:本站编辑

分享到:

武汉打造长江文明枢纽城市初步研究

 

 武汉市委政研室与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联合课题组

 

摘要:长江文明作为世界大河文明谱系的重要代表,蕴含着中华文明典型精神要义,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中发挥着萌生要素、重要支点作用。武汉位于中国宏观地理格局中山水文脉形胜交汇之处,联通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融合长江全流域文化。武汉所处的特定经纬区间,与长江文明形成发展的四维时间标准高度吻合,始终居于长江文明传承发展的中枢地位,具备传承发展长江文明的雄厚基础。将武汉打造为长江文明枢纽城市,对于促进世界文明交融共生、展示传播中华文明、助推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谋划建设武汉长江文明枢纽城市,可围绕长江文明之心,以长江主轴、山水人文绿轴为主体骨架,构筑核心承载区域。

 

关键词:长江文明  武汉  长江文明枢纽城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是全球唯一没有中断的人类原发性文明体系。长江流域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其文明体系是世界大河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代表。长江之畔的每一座城市,都是坐落在流域文明源远流长自然历史时空中的一个容器,在自己的坐标维度上,形成着自身所独有的文化基因、精神气质,也传承着区域、流域、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文明。但总有些城市,被自然历史时空所选择,担负过、或正担负着、或将持续担负着流域文明传承发展的枢纽使命。武汉就是曾经并正在担负着这样使命的一座城市。新时代,在加快推进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在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武汉如何把长江母亲所赋予的基因和气质,转化为这座城市一代又一代人的人文自觉和不懈奋斗,让她成为长江文明最具形神兼备的代表和枢纽——这是我们在研究武汉城市发展战略中,所必须首要关注的本源性问题。

 

 

 01.长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傍北纬30°附近大河流域的丰沛水源、温润气候、广阔腹地等,人类繁衍生息,城市群聚崛起,文明繁荣兴盛,大河文明由此成为人类原生性文明体系的核心支撑。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等人类四大古文明,均是世界大河文明谱系中的代表。

 

中华文明,江海通达、水陆兼具,因“两江互济、南北耦合”的文明发展形态,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消失或断层的大河文明。长江文明,是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区域所创造文明的总称,自古涵盖了上游巴蜀文化、中游荆楚文化、下游吴越文化。随着时代发展,长江文明内涵不断丰富发展,成为集成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华文明演化发展的精神标识。

 

(一)长江文明是中华文明体系的萌生要素 

 

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黄河流域的“粟作文化”,是长江、黄河成为中华文明两大发祥地的重要佐证。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交融互补、但始终独立发展,长江流域上、中、下游文化虽浑然一体、但也一直保持着各自特色。随着黄河流域因垦殖过度、气候转向干冷、胡马南征等原因渐趋衰落,长江流域凭借自身是全国粮食、衣被、财赋主要供应区以及自然天险禀赋、人文集聚优势,逐步成为中国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长江文明承担起农耕文化发展重任,为中华民族绵延传承、中华文明历久弥新提供了不竭动力。

 

(二)长江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支点 

 

长江流域构成中国的生态支点、经济支点、交通支点和文化支点:长江流域是中国生态安全屏障,承担国家生态文明核心区的建设重任;长江流域覆盖20%国土面积,占超过全国40%的人口数量、GDP总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为中华文明传承不息提供经济支持;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交通体系是全国最重要大交通体系之一,为文化交融协同提供连通干道;长江全域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遗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28座,高等学校和在校生数占全国36%以上,文化产业位于全国前列。

 

(三)长江文明蕴含中华文明典型的精神要义 

 

自春秋战国以来,长江流域孕育了大批思想、历史、文化精英,引领中国各时期发展风潮。在长江文明精神特质中,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开放包容精神、筚路蓝缕自强进取的开拓创新精神、舍生取义敢为人先的爱国奉献精神、庇民安民为民谋福祉的民本务实精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深度和谐理念等,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成长记忆、价值元素和文化符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突出体现了世界大河文明特有的“交汇—融合”精神要义,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具包容性、可持续的人类文明体系发展范式。

 

 

02. 武汉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打造长江文明枢纽城市 

 

研究武汉城市发展未来,必须回望过去,追溯城市繁荣兴旺之根脉,找准引导城市发展的大规律、大逻辑和主路径。考证研究表明,武汉在漫长的城市发展史中,始终居于长江文明传承发展的枢纽地位。

 

(一)从大河文明中心承载地的演进规律看,武汉在长江文明形成发展中发挥了核心承载作用

 

历史来看,大河文明的中心承载地带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发展而不断迁移的。近些年,一些历史人文学者认为:中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原始稻作农业起源于低山丘陵地区地势低洼地带的山间盆地与河谷阶地上”[参见李根蟠《我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山地考》,载《农业考古》,1981(1);陈文华《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载《农业考古》,2005(1);鲁西奇《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条区域性道路》,载《学术月刊》,2011(2)。],鲁西奇称之为“南方道路”。籍此,我们应可以进一步推论,人类社会在青铜时代之前,受制于生产力水平和改造自然环境能力的低下,其最佳繁衍生息地主要是北纬三十度左右、依山傍水的丘陵地带。这些地区水热资源并富,气候条件最适宜人类生存发展,既能很容易地获得生命所必需的充沛淡水资源,也能在汛期很容易地登高而避险,因而成为人类文明的孕育摇篮地。正如地理学经典著作《管氏地理指蒙》所言:“山如丘如堂如君如主,水如城如墙如臣如宾,山水内外相合相依相存”。而在青铜时代之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先人们的栖息地逐渐拓展到大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中华文明的中心也循此,从大河支流流域丘陵地带,走向大河主脉中下游区域,再到河海交汇区域(大河三角洲地区)。

 

这一推论可以从武汉长江文明传承发展资源空间谱系图(见图1)得到概括性印证。武汉境内西北—东南走向的绵延山系,西起九真山(索子长河),东至九峰山(九龙水库),共包括48座山峰、27条江河湖渠,上接武当、下衔庐山、依偎汉江、横断长江,处于江汉平原与大别山余脉交汇区域,恰好位于中国山水宏观地理格局的关键节点(如图2所示)。武汉地区的历史遗迹遗存资源大部分都分布在这条山系及其连带湖泊河流水系沿线,其中龟山、蛇山“锁大江”之山水形胜处,即武汉“三镇”核心区域,更是大量历史遗迹遗存密布区域。

 

这一资源空间谱系图几乎涵盖了每个朝代和重要历史年代武汉地区的标志性遗存遗迹。例如上古时期的禹功矶,商代的盘龙城、中分卫遗址,周代的鲁台山古墓群、熊家岭楚墓,春秋战国时期的行吟阁、清河桥古桥遗址,汉代的五谷城遗址,三国时期的黄鹄矶、却月城,东晋的临嶂古城遗址,南北朝时期的宝通寺、嵩阳寺、唐代的北洋桥,五代的斧头湖窑址、湖泗窑址群,宋代的古琴台,明代的龙泉山、明楚王陵、龙王庙,清代的两湖书院、保寿桥、归元寺等。到近代,武汉作为全国性工业、科教、文化、商贸中心,建有诸如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以及东湖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法生态城等文化资源(详见附件)。

 

这一资源空间谱系图充分说明,武汉地区是联接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最早地区之一,是促进南北文化交汇、长江上中下游文化交融的枢纽。在历次文明嬗变中,武汉均以全国经济、交通、文化重镇地位成为传承长江文明精神要义之典范城市,始终领衔长江文明发展前沿。

 

△图1:武汉长江文明传承发展资源谱系图
△图2:武汉在中华人文山水地理格局中的位置

 

(二)从长江文明四维时间标准看,武汉处于长江文明形成发展的最佳承载区域 

 

武汉与长江的地理、文化渊源最为深厚,客观上居于长江文明传承发展的枢纽位置,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极为罕见同时吻合长江文明形成发展四维时间标准的地区。

 

从天文时间来看。世界上几乎所有古老文明都不约而同地诞生在南北半球中低维度20°—40°的地区,武汉位于北纬29°58′—31°22′,处在人类文明生存的黄金线上。长江流域得大自然眷顾,亚洲大陆中部崛起的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季风的水汽,致使这里水热资源并富。武汉所处的北温带南部,气候条件得天独厚,降水量高出同纬度地区数倍甚至数十倍(如表1所示),最适宜人类生存发展,是中国乃至世界自然禀赋优越、经济文化潜能巨大的地域。

 

 

从地质时间来看。武汉“地当天下之中”,集中国传统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人口地理等三大中心于一身,兼为国家梯度发展、长江带际发展等战略中心。以武汉为圆心,以1000公里为半径,4个直辖市和大多数省会城市皆在圆圈内侧。同时,武汉市内湖泊星罗棋布,人均淡水拥有量居世界各大城市前列。这样的地质水文条件,堪称北纬30°线上的“奇迹”,决定了武汉具有文化集聚辐射引领的地缘条件。

 

从历史时间来看。武汉“市龄”高达3500岁。盘龙城始建于殷商时代初中期,连续使用100至200年。距今2100年左右西汉肇始,武汉地区成为县、郡治所。三国以后,武汉既是兵家必争的四战之地,也是商贾往来、市民聚居的通都大邑。明朝中后期,武汉以工商业闻名于世,跻身全国“四大镇”“四大聚”之列。1861年汉口开埠始,武汉曾成为全国政治中心、世界十大城市之一,经济实力长期位列全国第二,“驾乎津门,直逼沪上”,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新中国成立后,武汉一直是国家重要战略城市。2016年,武汉入选国家中心城市战略规划序列。

 

从人文时间来看。武汉有着清晰连贯的长江文明传承发展脉络(如图3所示)。早在8000-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盘龙城到知音故里,从公元223年的黄鹄矶到明清时代的汉口镇,从近代工商业文明发祥到新中国成立后红钢城建立,再到1990年代设立中国光谷以及山水大学,武汉在农业、工业、信息等人类文明类型转换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以青铜文化、知音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宗教文化、诗词文化、商贸文化、工业文化、革命(英雄)文化、科教文化、创新文化等为代表的长江文明传承印记,在相当程度上集约了长江文明乃至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图3:武汉地区长江文明传承发展历史脉络图

 

 

03. 武汉打造长江文明枢纽城市的总体构想 

 

国家发改委在2016年12月印发的《关于支持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要求武汉承担起“传承长江文明,加强流域文化交流合作,引领区域文化创新发展”的任务。这是国家部委在正式文件中首次公开提出“长江文明”,也是首次对某个城市部署传承长江文明的使命任务。

 

武汉要谋划好、完成好这一任务,必须要以传承弘扬长江文明为城市发展的主线,立志并致力于建设成为长江文明枢纽城市,引领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乃至长江全流域文化发展,促进在全球治理框架下展示传播中华文明,实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重塑世界主流文化价值体系提供重要路径。

 

武汉打造长江文明枢纽城市,在总体设计上,应坚持集成化传承、创新性发展长江文明,可考虑:围绕长江文明之心,以南北走向长江主轴、东西走向山水人文绿轴为主体,凸显“一心两轴”景观格局,构筑武汉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等发展骨架,形成凝聚文化共识、坚定文化自信、传播文化价值的载体,有力支撑长江文明传承创新发展。

 

(一)长江文明之心 

 

长江文明之心,位于东西走向人文绿轴与南北走向长江主轴的十字交叉处,主要以长江、汉江交汇的南岸嘴——龟北地区为空间载体。建设长江文明之心,以长江文明传承创新和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交融为主题,通过建设长江文明馆、大河对话永久会址、长江文明国际高等研究院,策划若干与长江文明主题相关节会活动,推进“文化+”生态、运动、创意、科技、产业等融合发展等,努力打造长江文明传承创新平台、世界大河文明研究传播高地。

 

(二)长江主轴 

 

长江主轴,主要是沿长江武汉段,统筹水、路、港、岸、产、城,优化布局和创新组合系列历史、人文、生态等景观,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引领武汉大都市由“组团结构”向“中轴结构”发展。建设长江主轴,应以长江文明之心为核,以地域文化传承创新为主题,以信息时代为产业创新引领,以两江四岸老城区为空间承载,通过古城、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生态复建、城市复兴、文脉复归,推动商务区向中央活动区升级,建设武汉历史文化体验区、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和信息时代未来城市发展样板。

 

(三)山水人文绿轴 

 

山水人文绿轴,依托武汉市内东西走向山脉及连带湖泊水系一线,汇聚名山名川名湖等自然元素,组合赋存的历史遗迹与现代名胜等人文元素,贯通城市地脉文脉,打造形成生态景观之轴、历史人文之轴、科教创新之轴。

 

山水人文绿轴建设,可考虑推动以下四个支撑性项目:

 

一是人文绿道。以贯通城市历史文脉、联通民族历史主脉为指向。市内以山水、城市绿道为支线网络,串联主要历史人文场景,打造一条无断点、宜慢行、念古观今、畅想未来的人文绿色长廊(如图4所示)。其中,环绕两江四岸,建设诗人之路、英雄之路、商贸之路、音乐之路等长江主题历史人文之路。

 

二是中法生态城。坚持文化引领和国际化发展方向,推动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交融、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努力将生态城打造中欧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武汉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功能承载区。

 

三是山水大学城。策划建设大学校园绿道连通工程和环大学创新带,打造一个依托于城市、又叠加于城市的大学城,让它独立成为城市的多维度时空,根植于城市、又引领着城市。

 

四是科技创新城。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突出文化引领和创新驱动,打造园区景区城区相融合、文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城市核心引擎,成为信息时代长江文明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

 

△图4:人文绿道示意图

 

*联合课题组成员:

武汉大学:冯天瑜、傅才武、张薇、钟晟、程玉梅

武汉市委政策研究室:樊志宏、周先荣、周友丰、陈龙、刘婧、张巍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哈思杰、章迟

 

※原文刊发于《武汉学研究》2019年第2期(总第2期),本文在其基础上略有改动。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中华大河文化书系》总序【J】.湖北社会科学,2018.07

[2]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3]池田雄一.中国古代的聚落与地方行政【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4]鲁西奇.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5]李伯谦.中原青铜文化在长江流域融入华夏一统文化体系中的作用【N】,湖北日报,2015.09.15.

[6]冯天瑜.荆楚文化的近代转型【N】,《光明日报》,2004.05.25.

[7]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8]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王会昌.古典文明的摇篮与墓地【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0]皮明庥.简明武汉史【M】,武汉出版社,2005. 

[11]皮明庥等.近代武汉城市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2]严昌洪.武汉历史文化风貌丛书【M】,武汉出版社,2017.

[13]陈甬军.武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历史担当【Z】,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

[14]涂文学.武汉城市简史【M】,武汉出版社,2019.

 

附件:武汉地区长江文明历史传承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