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7日,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复核工作顺利开展。国家水情教育基地考核组成员有:重庆市水利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罗治洪,重庆市水利局科技处、一级调研员苏蘅,河南省水利宣传中心副主任陈会峰,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干部火传鲁。长江水利委员会办公室二级巡视员姚志毅、办公室宣传信息处处长邓涌涌陪同考核,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馆长叶昌程,长江文明馆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陈修家,副馆长张肖雯全程陪同。
考核组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的展览,并在长江文明馆手工作坊亲自动手体验了水拓画等水情教育活动。
参观考察结束后,考核组一行听取了“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水情教育基地工作汇报”,汇报中详述了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三年多以来开展的各项水情教育相关工作。长江委办公室二级巡视员姚志毅在听取汇报后表示,“看到了四大亮点:展示手段丰富、教育活动多样、教育内容创新、团队力量增强,长江委将继续支持长江文明馆打造长江水文化高地”。考核组组长重庆市水利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罗治洪对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的展览及水情教育工作表达了高度赞赏,“内容新而全,互动性强,社会公众参与度高,高水平发挥了水情教育基地的功能,对社会教育起到了引领作用”,他还希望,武汉与重庆在水文化的传播上进一步加强合作,比如展览资源共享、论坛交流学习等。
据了解,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水情教育的实体平台。2015年6月,水利部、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了《全国水情教育规划(2015-2020年)》。《规划》提出,要依托已有各类教育场所和具有水情教育功能的水利设施等,建设一批水情教育基地。旨在引导公众认知国情水情、了解水利,增强水安全、水忧患、水道德意识,促进形成知水、节水、护水、亲水的社会风尚。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2017年7月被评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三年多以来,已举办36类、近150场水情活动,参与活动公众近30万人次,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特性,履行教育基地职责。